华天网为您提供2023年最新合肥房产交易网相关信息资讯,帮您及时掌握合肥房产交易网最新资讯动态。
最近,合肥出台了新一轮房地产新政,其中最受舆论关注的就是“限购”学区房政策。新政规定:在现行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的基础上,同样的住房条件下,6个学区内只能享受1个小学学位,3年学区内只能享受一个初中学位。即小学学历和初中学历,分别“锁定”6年和3年。
这一政策能否对抑制学区房炒作起到真正的作用?
合肥市房地产交易市场“异常火爆”
国家统计局于今年3月15日公布了2022年2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其中合肥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上升0.6%,二手住宅价格指数上升0.8%。2010年6月以来,合肥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连续9个月出现“双升”。
并多次有市民在这次涨价过程中反映,合肥房产交易市场出现中介机构、媒体炒作挂牌价格、业主“抱团涨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从此更有网友曝光,在合肥买房需要全款,额外加高的号头费。特别是近三、四个月来,高房价的学区房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鉴于合肥房产交易市场“异常火爆”,经常有传言说合肥市将出台一项新政,以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新房改新政聚焦八大重点。
四月三日,记者了解到,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合肥常住人口的猛增,带来了刚需住房的猛增。过去一年新建商品住房销售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米,二手住宅成交面积近600万平方米,在建中短期可售面积约700万平方米,但市区部分区域仍存在供应不足的情况。安徽省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在调研时指出,合肥市应进一步完善调控措施,加大力度。
据介绍,4月6日出台的合肥房产新政聚焦八大重点,具体为稳定增加居住用地供应,今年要确保不少于9000亩,其中单列租赁住房用地不得超过900亩;实施热点学区“同一套房,6年内只能享受小学学位,3年内只能享受初中学位”政策;实施热点区域二手房限购措施;实施热点楼盘“摇号+限售”政策,并优先保障刚需群体;严格控制商品住房价格;加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继续用足用好已建近17万套住房的国家支持政策;严控房价过快上涨。
今年有关部门多次透露出台房地产新政
此前,合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多次透露,将出台新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1月,合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上针对网友的留言回复,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该局正在加强统筹研究,做好政策储备;加强市场调控,严格执行限购、限贷、限价销售政策;会同市场监督管理、民政、公安、网信办等部门,约谈相关人员和中介机构,严厉打击各类炒作行为。
二月份,新安晚报、安徽网、皖新闻等多家媒体就二手房市场,特别是学区房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采访了合肥市教育局,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与相关部门研究相关意见,预计学区房入学年限政策有望出台。
但到了三月,为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付秩序,提高交付质量,减少交易双方的矛盾纠纷,合肥市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建商品房交付管理的通知》,要求从四月十五日起全面推行“9631”工作机制,即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项目交付之前,分别在9、6、3、1个月内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在项目交付之前的一个月内完成工作任务。
四月份,有网友建议合肥市新房市场完善摇号制度。针对这一情况,合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表示,将借鉴外地调控经验,结合合肥实际和市场情况,会同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出台摇号、增供应等调控政策,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合肥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调控文件网传与即将出台的新政“吻合”
报道称,今年3月,网上流传着合肥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的合房联办函(2022)1号文件,主要内容就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联系会议的相关工作任务分解落实。
第一条就是增加居住用地供应,要求到2022年,本市居住用地供应计划不得少于9000亩,其中市区不得少于5500亩,租赁住房用地等单列。文档的第二条是限制频繁转让行为,对一年内多次买卖房屋的卖方进行显示交易。
同时指出,要加快租售同权的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分别制定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户籍管理等相关政策,使租售住房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权利。另外,文件还提出,要加快实施热点学区“学位”入学政策,建立每个地址小学6年、初中3年的新生数据库,使“学区”与“房子”脱钩,回归居住属性。
很明显,网传的文件和合肥即将出台的房地产新政的重点内容大部分是一致的。在这些指标中,“今年居住用地供应总量不少于9000亩,其中租赁住房用地超过900亩”已经成为现实。今年3月30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了《关于印发〈合肥市202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显示2022年度合肥市市区住宅用地计划供应9900亩,其中住宅用地5599.5亩;房屋拆迁安置用地3400.5亩;租赁住房用地900亩(单列)。通告显示,从区域分布来看,城区规划建设用地5350.05亩。
而且热点学区入学政策和对频繁转移房屋的卖方限制,也与此次新政“吻合”。
关注点一:“学位制”的实施会让学区房的价格“更上一层楼”吗?
据介绍,此前合肥市教育局已明确回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表示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相关意见,预计将出台学区住宅入学年限政策。这一即将出台的房地产新政还明确了热点学区将实行“同一套住房,只能在6个学区内享受小学学位,在3年内只能在学区内享受初中学位”的政策。
在这段时间里,我想,热点地区的学位制度一定是指庐阳区的一些老双学区,它们的房价上涨得太快了。近日关注合肥房产市场的市民王女士分析称,2022年下半年以来,合肥市庐阳区某小学和中学学区房价格一度上涨,其二手房市场挂牌价屡屡突破历史新高。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收到的读者留言中,超过一半的人猜测热点学区学位制将设在庐阳、蜀山区。
除关注热门学区的学位制设置区域外,许多网友还担心,一旦“学位制”正式实施,既有学区又有学位的房屋供不应求,可能会导致学区房价格“再上一个台阶”。网友李女士说:“感觉‘学位制’的实施抑制了学区房的流动,对抑制房价起不了什么作用。”他说:“我也觉得‘学位制度’不能降低房价,反而会使供需关系恶化,使又是学区又是学位房的房子奇货可居。网民许先生认为,在实行“学位制”的基础上,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才是控制高房价地区房价的根本。
关注二:二手房限购“热点区”如何界定?
并且针对新政中关注的“热点地区二手房限购措施”,对“热点地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急坏了不少网友。「我觉得可能是对滨湖、政务新区实行二套房限购政策,这两个地区的房价涨幅已经非常频繁,不少中介机构、业主和投资商都在炒作房价,」在政务新区工作的陈先生说。
还有不少网友认为包括包河、肥西在内的多个地区应纳入二手房限购范围。’包河、肥西等地最近二手房交易量也很大,都实行了限购政策。’另外,也有不少网友留言称,我市将对二手房实行区域限购,才能有效遏制目前合肥房价过高的状况,有利于合肥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关切三:本市热点楼盘是否全部实行“摇号+限售”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政将实施热点楼盘“摇号+限售”政策,并优先保障刚需群体。据记者了解,前不久合肥市首个商品房项目宣布将以公证摇号的方式开盘。备案名称为“龙湖光年世纪城”的项目位于高新区内,公开发文称,今后首次开盘将采用公证摇号确定选房顺序号,现场按顺序号选房。
近日,合肥市多位市民反映滨湖高新购房存在“一房难求”现象。“位于滨湖包河大道与南京路交叉口的湖滨兰园项目备案价约2.3万元/平方,可以说“号头费”已超过40万元,根本买不到房子。”最近一直准备在滨湖买房的市民方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滨湖、高新区新盘的“号头费”传热沸腾,分不清真假,对于有购房需求的市民来说成了一道难题。方先生说:“如果摇号加限售”的政策,对于购买刚需的人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收到的消息中,记者发现,多数网友比较关心实施“摇号+限售”政策的热门楼盘如何认定。网友提出疑问:“是高新、滨湖等特定区域的热门楼盘实行‘摇号+限售’政策,还是全市的热门楼盘都实行?”
出台多处房地产新政实行限购,限售升级
今年以来,浙江、西安等地相继出台房地产新政,实行限购、限售政策。三月十五日,浙江嘉兴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暂停向拥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除高端人才外。该通知进一步扩大了商品住房限制转让的实施范围,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商品住房限制转让的实施范围由嘉兴市区扩大到全市,限制转让期限为自购买商品住房之日起满2年,购买时间以网签交易合同的时间为准,严防居民挪用消费贷款和其它贷款用于购房。
并且西安出台的房地产新政也是强调不能通过“信用贷款”等方式支付购房首付款。三月十六日,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应严格执行金融信贷政策,不得诱导、协助购房者以’信用贷’、’消费贷’等方式支付首付款;不得提供垫资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款等不正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审核购房意向登记信息时,要严格核实首付款的真实性。
而浙江湖州出台了土地出让管理新政。三月十五日,浙江省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规范出让行为,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严肃出让纪律,强化考核管理,提出要加强住房用地供应管理。
以上就是关于合肥房产交易网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帮助,数据由网络提供,仅供读阅,所有信息请自行甄别,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liaycn@163.com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the site,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